01 我要做,我不要,我想要:什么是意志力?为什么意志力至关重要?
- 意志力就是驾驭“我要做”,“我不要”和“我想要”这三种力量
- 为了适应环境,与人合作,维持社会关系,人脑学会了自控
- 随着前额皮质扩大,它能控制我们关注什么,选择什么,甚至能影响我们的感觉,这样我们便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
- 意志力挑战就是两个自我的对抗,原始冲动和自我控制
- 冥想可以有效提升集中注意力,管理压力,克服冲动,和认识自我的能力
02 意志力的本能:人生来就能抵制奶酪蛋糕的诱惑
- 应对外在冲突:应激反应是身体的一种本能,决定了如何利用有限的体力和脑力
- 对意志力挑战来说,重要的是去识别哪些是你需要去克制的内在冲动
- “三思而后行”反应就是让你慢下来,意识到内在的冲突,大脑和身体会做出反应,让你放慢速度,抑制冲动
- 快速提高意志力的方法:降低呼吸频率,提高呼吸时间,提高心率变异度
- 锻炼可以有效提高意志力,每天5分钟的锻炼就可以有效减缓压力,改善心情,提高注意力
- 充足的睡眠可以保障前额皮质的健康,有效提高自控力
- 压力,焦虑,饥饿和疲劳都会消耗人的意志力,使他们无法做出正确决定,我们需要让自己放松,并且让身体充满能量
03 累到无力抵抗:为什么自控力和肌肉一样有极限?
- 自控力像肌肉一样,会消耗人的能量,并且存在极限
- 意志力规则:如果你觉得没有时间和精力处理“我想做”的事,那就把它放在你一天中意志力最强的时间段中去做
- 让我们能量充足的时候,我们能更好地区让自己集中注意力,抵抗诱惑和控制情绪
- 在一些小事上持续自控可以有效提升整体的意志力,比如每天用力握一个把手,戒掉甜食,记录支出等
- 意志力跟身体一样,在到达极限之前大脑会提前产生疲劳感信号,但意志力实际还远远没有衰竭,你可以发挥“我想要”的力量,让自己恢复能量
- 有意识地使用你的意志力,坚持训练,让自己增强自控力
04 容忍罪恶:为何善行之后会有恶行?
- 道德许可效应让我们通过道德行为获取自我认同后,降低对后续行为的约束力,对我们的自控力产生影响
- 当你用曾经的善行给自己的放纵做辩护时,停下来想一想你做“好”事的原因,而不是你应不应该得到奖励
- 我们会设想未来乐观,补偿今天没有完成的任务,而意志力实验表明今天和明天毫无区别,因此当你知道自己有一件事情拖延不做的时候,不要问自己是今天做还是明天做,应该问自己是否能承担永远拖延下去的后果
05 大脑的弥天大谎:为什么我们误把渴望当幸福?
- 奖励系统通过释放多巴胺来让我们产生激励,促使我们产生期待
- 我们的大脑错把奖励的承诺当做快乐的保证,所以,我们会从不可能带来满足的事物中寻找满足感
- 多巴胺在带来欲望的同时,也会同时给人带来压力,注意观察自己放纵时的感受,和大脑中的承诺相符吗
06 “那又如何”:情绪低落为何会使人屈 服于诱惑?
- 当我们感到压力时,我们会更容易受到诱惑和难以集中注意力,让我们更容易拖延
- “那又如何”效应描述了当我们打破意志力的约束后更容易出现恶性循环,失去自控力
- 自我批评会降低积极性和自控力,而自我同情则可以有效提高,面对压力和挫折时,对自己好一些
- 情绪低落会使人屈服于诱惑,摆脱罪恶感会让你变得更强大
07 出售未来:及时享乐的经济学
- 我们容易被眼前的即时奖励所蒙蔽,而放弃对未来奖励的奖励
- 意志力实验:当面对诱惑时,停下来10分钟,确认自己内心想要的目标
- 当你受到诱惑,做出与长期利益相悖的事情时想一想:你为了即时的满足感而放弃了长期的奖励
- 预见未来的自己:当我们觉得未来的自己不那么陌生,拥有自我的连续性时,我们更有可能保护自己免受冲动影响
08 传染:为什么意志力会传染
- 意志力像传染病一样,可以在相互传染,尤其是在关系紧密之间的人身上
- 榜样效应:想到意志力强的人可以增强自己的意志力
- 我们认知自己为群体中的一员,同时也更容易因为社会认同而向多数阵营靠拢
- 意志力实验:把它变成集体项目,与成员之间相互鼓励
09 别读这章:“我不要”力量的局限性
- 压抑自己的想法和情绪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,大脑的监控机制让你更容易想那些你想逃避的事情
- 意志力实验:忠于你的感受,但别相信其所有的想法
- 如果无法摆脱这些想法和诱惑,那么直面自身的欲望,但不要付诸行动
- 当你面对“我不要”产生的意志力挑战时,多关注你想要什么,把它变成“我想要”的挑战,避免压抑产生的反弹效应
- 对内接受自我,对外控制行动:我们需要认识到我们没办法控制自己的思想,但是可以决定自己的行动,选择自己相信什么,选择自己要做什么